自2025年財政年度預算通過以來,居民十分關注各項惠民措施將如何落實。國際(澳門)學術研究院政策研究主任高勝文認為,澳門是全球最富裕地區之一,政府應竭盡所能完善各項惠民措施,紓解民商困境,促經濟發展。
高勝文表示,現金分享計劃最能讓居民直接受惠,是居民最關心的惠民措施之一,現金分享計劃由2008年開始宣佈實施至2025年已踏入第十八個年頭,坊間對此也有不少完善建議。其中,普遍建議提升發放金額,並配合派發消費卡,他對此表示認同,認為這可使居民增加可靈活使用之資金,又可鼓勵居民留澳消費,讓商戶同時受惠。
高勝文舉例指出,每年實施的現金分享計劃,除可紓解民商困境外,更可鼓勵居民奮鬥與提高創造力,不少青年人靠現金分享計劃交學費,完成學業服務澳門,也有不少文藝工作者靠現金分享計劃實現夢想,如出版著作、舉辦畫展、開辦音樂會、報讀興趣課程等,相信現金分享計劃持續實施可加強居民競爭力。
對於有意見指出,現金分享計劃考慮按資產高低調整發放金額。高勝文對此並不認同,他直言,一方面現金分享計劃目的是分享經濟發展成果,應人人平等,不分貧富;另一方面,如以資產高低調整發放金額,也難以執行。他強調民生政策,尤其經援政策應便民且易執行,才能減少不必要的行政支出,才能切實讓民商受惠。另有意見指,對於非居澳人士,發放的金額對促進本澳消費成效有限,他建議對發放對象設留澳天數限制,並設寬限條款,這可真正支援居澳人士,節省的開支可用於其他惠民措施。
與此同時,高勝文綜合居民意見指出,加強人才培養、完善人才回流、適時修訂人才引進政策、經屋修法探究“細換大、大換細”、優化房屋政策助居民安居樂業、鼓勵生育、促進就業、檢視道路安全、增加康體設施、完善醫療與退休保障、改善營商環境等,也是政府應竭盡所能完善的惠民措施。